各位老师,关于洁净区的级别确认及日常监测的问题:
1,如果是生产无菌制剂,做级别(A,B,C,D)确认的时候,对于A,B,C,级的级别确认,只做非活性粒子吗(我看欧盟是说,级别确认的定义是根据非活性粒子定的),还要做微生物吗(浮游菌,沉降菌,表面微生物)?只做三次静态,是否可以?
对于生产无菌制剂的D级区呢,做级别确认的时候,也要同时做非活性粒子和活性粒子吧?做三次静态,有标准,那么三次动态的标准没有,该如何制定标准呢?
另外,静态一次与二次之间,与三次静态之间如何划分呢?是一次做完可以连续接着做?还是隔一天再取样检测?
2,如果是生产非无菌制剂的D级区呢,级别确认时也是和上述一样吗?
3,做级别确认的时候,非活性粒子(悬浮粒子)和活性粒子(浮游菌,沉降菌,表面微生物)的取样布点该如何设计,参考哪个指南?
4,我记得,级别确认的时候,活性粒子及非活性粒子都要比日常监测要更严格一些?
5,中国,欧盟,美国对于上述的环境级别确认,日常监测,再确认,布点设计等有何区别?
如:在中国,非无菌制剂,D级,级别确认只做三次静态,是否明确违规呢?
1. 只做非活性粒子是不行的,级别确认先根据非活性粒子判定,然后还得根据微生物再次确定,非活性粒子和活性粒子都必须符合才行。非活性粒子给了你评级的资格,微生物告诉你是否评级通过。验证的话三静,三动,就把挑战监管了,毕竟动态更接近使用环境。我记得什么地方讲过,动态标准可以取静态的三倍。至于取样间隔好像没有明确规定,但是如果你连着取样,不间隔,那有多大意义呢?
2. 只要是洁净区,就得按照GMP附录来执行。非无菌制剂的D级要求不高,频率也不高,多做一点安心。
3. 非活性粒子参考14644,GMP附录提了14644的,活性粒子参考非活性粒子吧。高风险点(产品暴露点)可以这额外多考虑下。
4. 建议更严格一些,按比例打个折,打多少随你心情吧,哈。
5. 国外的,不太清楚。GMP附录对D级区的动态微生物有要求,动态粒子虽然不做规定,但也写了按风险确定,还是建议别只做三次静态,有挑战。
级别确认以及日常监测在法规中有明确表述,可以参考EU GMP annex1,从实践出发:
1. 各级别的洁净级别确认测试项目包括:非活性粒子和活性粒子(微生物),静态3次,动态3次,如D级没有粒子动态标准,可以内部规定,微生物没有静态标准,同样可以内部规定。至于每次测试如何划分,建议第一次做完后,第二次于次日取样,当然也有第一次做完后立即开展第二次的,取决于实际情况。
2. 同上。
3. 取样点的设计,包含两个层面,一个是按照ISO14644(粒子)/ ISO14698的规定,确定的常规点位,还有一个层面是根据厂房布局、工艺、产品特性进行风险评估确定的点位。
4. A级级别确认对于粒子取样的要求和日常监测不同。
这{{threadTextType}}正{{isAdminText}}
为帮助审核人员更快处理,请填写举报原因:
为帮助审核人员更快处理,请填写举报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