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QA的招聘条件高,很难招到合适人选
生产管理
我们会考虑最好有研发经验还有生产经验的人选最好,这样可以主动发现问题优化体系。
2022-08-25 20:40 One8     
Lxk 2022-11-04 10:03

有没有一种可能,是需求和投入不对等?

6个回答

坦率地讲,在医药行业,或者可能任何正儿八经的企业里面,综合性人才总是缺的,QA就是其中之一吧。为什么会造成如此之局面呢?原因想必很多,或许很复杂。

比如,现场情况又具体又细节,而法规和制度文件及流程,操作要领,通常是书面形式的,体系又可能庞大,那么当QA处于两者之间,就需要快速判断当前的情况并作出准确的反馈。如果处理不当,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或者增加了风险。当然,可能说培训到位,各岗位人员熟练,各系统运行顺畅,是不是就不需要QA参与其中呢?当然,这只是理想状态,毕竟人的状态是不稳定的,以及相关的仪器设备,物料等也会有差异,从而导致容易出错风险的增加。也就说各个方面的叠加,可能就会发生生产走形,出现难以调查的根本原因。

现场有神灵。但是我们的体系,也就是其他方面的工作,可能不需要在生产现场进行操作的。他们制定的“游戏规则”实则上,可能自己并不参与,或者参与不多,或者是非关键参与。那么就是操作的没有决定权,有现场决定权的又不参与操作。

而管理者更不会去现场操作,又会觉得现场那些事情,并没有太复杂的。制度文件及流程,各个节点和衔接那么顺畅,出现问题肯定是现场QA把握不好,操作人员工作不用心。而实际上,很多时候,管理者自己去干,可能更糟糕。

任何考验也不要考验人性。总是觉得自己是最棒的,给你工作,就应该感恩戴德。对自己没要求,要求别人会这个会那个。既想马儿跑得快,又想马儿不吃草。事情就比较难办了。

我发现一个规律,质量人员流动性还是比较大的,而行政财务等相对稳定。

我又发现一个规律,没人干的活,或者干不好的活,干脆招聘一个人来填补。其实不少是管理不到位,管理能力不足,安逸管理。

还发现一个规律,谁发现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就是这个发现的人来做,哪怕这个问题跟这个QA没有太多关系。

我继续发现一个规律,合规是大篮子,什么都可以往里面装。

2022-08-26 21:22 牧魂     

对于QA时需要综合性的管理,需要了解质量管理的流程,才能起到对生产车间的监管。掌握工艺的流程,才能对生产过程中的异常及时发现,及时采取措施。

2022-10-27 08:34 龙涵     

这个有两个疑问,第一个是关于现场QA的招聘画像是否清晰,是否与岗位职责的需求是否匹配,都喜欢用优才,优才却不一定适合;第二个是招聘的待遇是否能匹配对方的期望,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点大多情况下还是有效果的,这些可能对招到人还是有帮助的。

关于质量体系的提升,这个一般都是靠从上往下去推行的,再优秀的现场QA或其他QA要做到靠个人去推整个体系是很难的,除非就是整个体系就是存在执行的问题(需要一定的技术基础)。
2022-09-13 00:13 Brains     

通过QA的工作经验,发现企业里总是QA的人似乎爱“没事找事”,或者说“找事”的人总是站在发现别人问题的角度上。

所以认为,在招聘现场QA和其他部门关键人员的时候,不管有没有工作经验,认真负责的态度最重要,还有对于法规和规程的遵守和正确解读,所以经验只代表过去,请多关注现在的能力和未来的潜力。

2022-09-05 15:42 Lumiya     

可能有以下方面的原因:

不是根据岗位需要而是想当然地确定招聘条件,把合适的人选排除在外,使得本来不难招聘的岗位变成了招聘难;

把非素质因素当成了素质因素;

不知道自己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

少数单位给出的薪酬低于市场价。


企业现场QA最好在公司内部招聘,内部人员熟悉企业的生产和流程,加上专业知识的积累,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

企业要提前注重内部人员的培养,以备不时之需。

2022-08-27 08:25 阳光蒲照     

根据产品工艺复杂程度和风险看待,简单工艺、低风险非无菌剂型的现场QA一般来讲容易招到并能快速胜任;对于复杂工艺、高风险无菌制剂,如单抗等,对现场QA要求很高,一是确保熟悉法律法规(特别是生物制品法规),二是要懂得工艺及设备原理,两者相结合才能不偏不倚地去执行现场监督管理,所以一般招聘条件高,或者企业内部内推调岗。

2022-08-26 12:18 空空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