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先,关于小容量安瓿瓶的热穿透实验是否可以不做:
目前仅在《JBT 20001-2011》 注射剂灭菌器 6.7.4中提到 20ml以下免做热穿透,(可能认为20ml以下的装量热穿透应该很容易达到吧),其他法规中未见有明确规定做还是不做。我认为:做不做应基于对产品的风险评估决定,GMP指南中也给了充分的权限:验证的范围和程度,需要风险评估。
基于经验,从国内GMP检查的角度看,不做的话,一般会有缺陷的。(连探索、研究的精神和勇气都没有,嘻嘻~)
2、关于如何密封的问题:
关于灭菌相关国外法规就不提了(PDA、EN285等),国内目前看的比较多的《化学药品注射剂灭菌和无菌工艺研究和验证指导原则》,里面有一段文字,如下:
热穿透的目的写的很清楚了,安瓿瓶做热穿透有过多的争议声音主要还是基于安瓿瓶如何放置探头、如何密封的问题,本人从事验证工作,接触过的有以下三种:
①拿同规格或大一号规格的西林瓶(也有拿口服液瓶的)做模拟替代品,灌装相应的药液进行模拟;
②将热穿透探头插入产品盘中间,与外壁接触夹紧;
③插入安瓿瓶(带药液)中,用锡箔纸封口;
——不管以上哪种,都需要具备研究的精神,要拿数据来证明替代品或替代方法的等价性即可。
曾经做过以上的实验:大家认为哪种更适合做模拟替代呢? 哪种方式和细节不科学呢?同规格大小的西林瓶和口服液瓶哪种密封更好呢? 细微的差异可能会导致热穿透失败哦~
PS:在实际验证过程中,热穿透不是完全由灭菌设备和制剂容量决定的,产品本生的热传导也很重要。普通的水溶液,稀溶液(小容量的),一般热穿透没有什么问题,如果是高分子材料,凝胶类产品,就不一定了。故,是否需要做热穿透,热穿透怎么模拟替代,还是要用数据说话!!!
这{{threadTextType}}正{{isAdminText}}
为帮助审核人员更快处理,请填写举报原因:
为帮助审核人员更快处理,请填写举报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