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溶性口服固体制剂粒径研究如何开展?
处方与工艺
2013-11-17 09:36 识林-蓝杉     
3个回答

参考专利201180011229.X中提到原研制剂中对粒径大小的确定思路:

  1. 与溶液的口服生物利用度相比较,将溶出度(30分钟77%)定义为实现暴露一致性的阈值;
  2. 采用不同粒度的API制成片剂,测定30分钟的溶出度,以D90为横坐标,30分钟溶出为纵坐标绘图。
  3. 选择30分钟溶出在77%以上的D90,从而规定粒径限度。
2014-01-16 11:52 大宋     

由于制剂工艺或API本身的溶解性质,不同产品对于API粒度要求程度也不尽相同。总体原则是制剂溶出决定API粒度范围。研究内容:粒度—溶出试验、粒度评估(API工艺评估、方法开发与验证、粒度标准确定等等)、微粉化工艺研究及质量对比、微粉化样品稳定性评估(贮存运输)。
对于难溶性药物BCS2、4类,粒度要求还是不同的。2类的药物一般来讲规定粒度分布D90小于XXX即可;但是对于4药物来说,对于粒度要求就更加严格了,应当规定分布的D10大于XXXnm、D50(或者D【4,3】)在XXX~XXXnm、D90小于XXXnm。说明白点就是溶出快、慢都不行。

此外,应当正视对于API的微粉化工艺,有时候未必是需要小粒径的才进行微粉化。微粉化的作用是使API的粒度分布更窄,有利于制剂工艺。

2014-01-05 13:39 吴龙昊     

采用原料厂家不同粒径范围的原料药(如原料药厂家成品粒径范围较为固定,也可让原料药厂家提供一些粉碎前的粗粉),采用粒度测定仪进行测定(粒度测定仪的方法应经过验证,不建议采用筛分法),采用不同粒径的原料药制成制剂,在分辨力介质中进行溶出度试验,从而建立粒径与体外溶出度的关联数据,合理设定原料药粒径范围。同时对多批原料药成品进行测定,考察其粒径均一性,定入原料药采购的内控标准。

2013-11-26 01:07 识林-梧桐